一不问寿,二不言俗事,三不拉家常籍贯。 因为自古以来佛道各有讲究,佛家言名不言姓,道家言姓不言寿,故有“佛不言姓,道不言寿”之说。道教出家道士下穿云鞋白袜,上着青蓝道袍,满发大领是继承了大汉民族汉唐之遗风;佛家禅宗弟子皆姓释,道教出家弟子仅改名号不改姓,与佛家相反。道家本来是看淡生死,修行的目的是求得解脱,超脱生死,认为生与死仅是生命在瞬间的转换,小小的轮回。修道者不在乎年纪的大小,故忌问寿。出家之人因为看透种种繁杂之事对人产生的烦恼,令人智昏,故出家以求清静,若再问俗家六亲锁事,重提烦恼,犯了出家人的忌讳。世俗之人一见面就问:“你多大年纪了?结婚了吗?出家父母同意吗?家里还有什么人?”等,一听是老乡就赶紧套近乎,称兄道弟而道俗不分。 二、道院最讲清静,忌讳喧哗妄为,道观乃十方修真之士;聚会之地,地秀物灵,仙气浓郁,羽士出入,仙圣来往,道范宣行;众生闻经悟道,故以清静、虔诚、淡泊为心志而出入道观,不可妄为喧哗。凡是道院设置之钟鼓锣铃诸般法器,各有妙用;尤其是大钟大鼓乃壮大道观之威仪,增强道观之气势,感召百灵;敲打念唱,自有法度,动静行为很有讲究。如若,非其时敲击诸般法器,打破清静,惊扰微灵,阴阳之气紊乱,致使鬼神不安,人事不和,魔障四起,是非丛生;击打之人身负罪过,亦难逃灾厄之困,因而道院非常重视,凡是常住道士还是游人香客,以清静心入观,用恭敬心面圣,文明游览,以祈家安人和,四时顺遂,诸事和谐。 三、道教三宝 什么叫做三宝?这在道教有三层含义:(1)称道、经、师为三宝。所谓“道宝”是指太上三清之尊;所谓“经宝”是指三洞四辅真经也;所谓“师宝”是指十方得道神仙。(2)道教开山祖师老子以道家思想讲:“一曰“慈”二曰“俭”三曰“不敢为天下先”这是精神领域的三宝。(3)道教修炼大道的修炼家认为:“精、气、神为人身三宝。”道言 仙语 老子曰:“道、可道,非常道,名、可名,非常名,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,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故,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窍,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 老子曰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 老子曰:“善者不辨,辨者不善,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” 老子曰:“知人者‘智’,自知者‘明’,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 老子曰:“兵佳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:有道者不处……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为上。” 老子曰:“曲则全,枉则直,窊则盈,弊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 老子曰:“希言自然”。 老子曰:“ 者不立,跨者不行,自见者不明, 自是者不彰,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,其於道也曰:馀食赘行。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” 太上曰:“吉人,语善、视善、行善,一日有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;凶人,语恶、 视恶、行恶,一日有有三恶,三年天必降之祸;夫心起善念,善虽未为,吉神已相随,或心生恶念,恶虽未为,凶神已相跟随,善恶之报如影随行。” “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也。” 庄子 ——《人世间》 “察乎盈虚,故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,知分之无常也。” 庄子 ——《秋 水》 “大知闲闲,小知间间,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”。 庄子 ——《齐物论》 “贱而不可不任者,物也;卑而不可不因者,民也;匿而不可不为者,事也;粗而不可不陈者,法也; 远而不可不居者,义也;亲而不可不广者,仁也;节而不可不积者,礼也;中而不可不高者,德也;一而不可不易者,道也;神而不可不为者,天也。” 庄子——《在 宥》 “无根树,花正幽,贪恋红尘谁肯修;浮生事,苦海舟,飘来荡去不自由;无边无岸难收救,常在鱼龙险处游,早回头,是岸口,莫待风波坏了舟。”张三丰——《无根树》 此身不向今生渡,更向何时渡此身! ——吕洞宾 (一)不求大道出迷途,纵负贤才岂丈夫;百岁光阴石火烁,一生身世水泡浮;只贪利禄求荣显,不觉形容喑瘁枯;试问堆金等山岳,无常买得不来无。 (二)人生虽有百年期,寿夭穷通莫预知;昨日街头犹走马,今朝棺内已眠尸;妻财抛下非君有,罪业将行难自欺;大药不求争得遇,遇之不练是痴遇。
张伯端——《悟真篇》
学之道